连日阴雨,秋收告急。在山东省诸城市石桥子镇,一场围绕“三秋”生产的保卫战全面打响。面对持续降雨对秋粮归仓带来的严峻挑战,石桥子镇党委迅速响应、统筹部署,组织广大党员干部下沉一线、包片联户,将“保农时、稳收成、增效益”作为锤炼作风能力的主战场,让党旗在秋收一线高高飘扬。
“这几天雨水不断,多亏了党员干部帮忙,不光协调机械,还联系烘干、找场地、拓销路,让咱家的玉米既收得回来赢翻网,又卖得上价!”农户李大爷感慨地说。
民有所呼,我有所应。石桥子镇坚决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,开展“大走访大调研·党员干部助力‘三秋’生产”活动,镇村党员干部全员上阵、分片包干,深入田间地头,摸实情、出实招、解难题,全力守护群众的“粮袋子”。
在西院社区,社区书记孙红发带领党员骨干逐地块查看玉米成熟度和土壤情况,制定“一地一策”收割方案。为抢抓农时,社区统筹调配8台履带式收割机、14台轮式收割机和8台手扶收割机昼夜作业,实现“人歇机不停”。针对湿粮烘干难题,社区烘干塔24小时运转,日处理玉米400-600吨,并以每斤低于市场价2分钱的价格提供烘干服务,同时以每斤高于市场价2分钱的价格进行收购,真正让利于民。此外,社区还积极协调临时晾晒场地,向农户宣传玉米储藏与防霉变技术要点赢翻网,全程为农户保驾护航,切实减少损失。
面对田间积水影响机械下地的问题,范家岭社区党员干部组成“秋收攻坚队”,开挖排水沟600余米,铺设水泥管道,快速解决了周边260余亩玉米地的排涝难题。此外,社区党员干部整合农机手、劳务队、收购商等47条服务信息,通过网格群精准推送,并开放党群服务中心等10余处场所作为临时晾晒点,解决群众“晒粮难”。
刘家庄社区组织党员干部成立“助农收购小队”,走进网格现场验粮、就地收购,通过集体议价让农户每斤多卖2分钱,还省去了运输成本。“党员干部上门收粮,价格好、不折腾,咱心里踏实!”农户刘大爷拿着售粮款,笑得合不拢嘴。此外,西乔戈庄网格负责人乔光东依托自有烘干设备,每日烘干粮食100吨,为群众每亩节约成本百元以上……
一桩桩实事,办的是群众“心头急”;一件件举措,暖的是百姓“心窝子”。石桥子镇广大党员干部在秋收一线锤炼能力,在服务现场展现担当。下步,石桥子镇将持续推动党员干部作风能力建设走深走实,紧盯群众关切和发展所需,以真抓实干、务求实效的工作作风,为全镇高质量发展和民生福祉提升注入坚实力量。
高升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